课程介绍

《土木工程测量》 一、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: 1、课程性质与任务 土木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。他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勘测、规划、设计、施工及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中,具备从事与土木工程有关的地形图的测绘;地形图的应用;施工放样及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知识与技能。 2、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;熟练地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、经纬仪、全站仪、GPS等现代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,初步具备测量、计算和绘图的能力,能全方位的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测量服务;初步达到测量员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,工作中能顺利的完成相应的测量任务;并且通过实践教学,使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、吃苦耐劳的意志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。 3、主要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 绪论 1.主要内容 测量学的任务、内容及其作用;测量坐标系、高程系统概念;地面点定位的基本概念、定位的原理和方法;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;测量工作常用的计量单位等。 2.基本要求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、测量学的分类及常用的测量计量单位;掌握测量坐标系的建立方法、测量学的相关定义及土木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;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及地球曲率对高差测量影响的概念。 第2章 水准仪及其使用 1.主要内容 水准测量原理;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;水准测量的方法与成果处理,水准测量的误差及其减弱的方法;三、四等水准测量;其他水准测量仪器。 2.基本要求 了解微倾水准仪、精密水准仪、数字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;掌握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测量地面两点间高差的方法,掌握三、四等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与测量成果的计算,掌握水准测量误差的削减方法;重点掌握测站检核、路线检核的方法。 第3章 经纬仪及其使用 1.主要内容 光学经纬仪的结构与度盘读数,经纬仪的安置与使用;水平角、竖直角测量、视距测量的原理、方法及其结果计算;水平角测量误差分析及其误差的减弱措施。 2.基本要求 理解掌握角度测量原理;熟悉光学经纬仪的构造,掌握应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、竖直角以及视距测量的方法;掌握水平角测量的主要误差及减弱的措施;熟悉经纬仪各个轴线之间的关系,了解经纬仪检验校正的顺序和方法。 第4章 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 1.主要内容 钢尺量距;光电测距原理;直线定向。 2.基本要求 了解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;熟悉了解电磁波测距原理;掌握三北方向概念及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,掌握罗盘仪的构造、使用及测量磁方位角的方法。 第5章 全站仪及其使用 1.主要内容 全站仪的构造、性能及使用;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;全站仪的检验校正及使用注意事项。 2.基本要求 掌握全站仪的构造、使用及使用注意事项;了解全站仪的检验校正;重点掌握全站仪测角、测距、测高差、测量三维坐标的内容和方法。 第6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.主要内容 测量误差、测量误差来源及分类,偶然误差的特性;测量精度的概念及评定精度的标准;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;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等。 2.基本要求 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定义和误差分类;掌握偶然误差的统计学特征,评定真误差精度的指标和方法;掌握线性函数、非线性函数的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;掌握在等精度的情况下,观测值最可靠值的求算及评定其精度的方法。 第7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1.主要内容 控制测量概念;导线测量;小三角测量;前方交会定点测量;高程控制测量概念及三角高程测量。 2.基本要求 了解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;前方交会定点的施测方法和坐标计算;了解小三角测量的内外业测量过程及方法;掌握导线的布设形式和导线的外业工作及内业计算步骤;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、方法和计算。 第8章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 1.主要内容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,测绘地形图前的准备工作;经纬仪法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;全站仪数字测图的基本方法。 2.基本要求 了解地形图的比例尺及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;掌握表示地貌的方法-等高线的有关定义,熟悉经纬仪法测绘地形图,并且能够熟练地勾绘等高线;掌握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的作业过程和基本方法。 第9章 地形图的应用 1.主要内容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;图形面积的量算;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。 2.基本要求 掌握地形图应用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;学会在地形图上绘制断面图、平整场地等;重点掌握应用电子求积仪量算图上图形的面积。 第10章 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.主要内容 施工测量的目的、任务、原则、要求及程序;测设的基本工作;地面点平面位置的测设;直线坡度的放样;全站仪放样测量。 2.基本要求 了解施工测量的任务、精度、原则与要求;掌握已知水平距离、水平角度、高程和坡度的直线测设;掌握应用直角坐标法、极坐标法和交会法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,重点掌握应用全站仪放样的方法。 第11章 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 1.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概念;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及方法;工业建筑施工测量;房屋建筑变形测量等。 2.基本要求 熟悉施工测量中平面、高程两种控制网的布设,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;了解房屋建筑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和观测内容;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、方法及其精度。 第12章  线路工程测量 1.主要内容 线路测量的基本概念;线路中线测量;圆曲线及其测设;线路纵横断面测量;线路施工测量。 2.基本要求 了解线路测量的基本概念,掌握中线测量中交点、转点的测设,转角的测定,里程桩的设置;掌握圆曲线主点、细部点的放样数据计算和测设方法;重点掌握线路纵横断面测量的内容、方法;线路施工测量的程序、内容和方法。 第13章 GPS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1.主要内容 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;坐标系统与定位原理;GPS接收机及其功能;GPS测量的实施。 2.基本要求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和定位原理;掌握GPS接收机的构造、使用、施测及数据处理方法。 二、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: 魏宏源 三、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: 课程编号: 12020004 ; 课程类别:专业基础课/必修 总学时/理论/实验: 64/40/24 ; 理论学时/学分:40 / 2.5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学时 实验学时 小计 1 绪论 2 2 2 水准仪及其使用 4 6 10 3 经纬仪及其使用 4 6 10 4 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 3 2 5 5 全站仪及其使用 2 6 8 6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2 2 7 小地区控制测量 4 4 8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 4 4 9 地形图的应用 2 2 4 10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3 2 5 11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 5 5 12 线路工程测量 3 3 13 GPS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2 2 4 合计 40 24 64 四、教学方式(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): 教学教法建议 本课程理论教学40学时,实验教学24学时,实验课教学是随着理论教学的进程伴随实施的。在完成64学时的教学任务后,安排2周的集中教学实习(实验大纲、实习大纲另订)。 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,涉及测量仪器、工具的结构及使用的部分,建议带设备进课堂,边讲解边演示。同时适宜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,尽可能的使用多媒体课件。 土木工程测量涉及内容较多而学时有限,为了保证基本内容和主要内容的教学,建议任课教师对其他相关内容提纲挈领的讲授,同时组织引导学生自学。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思考题与习题。 考核及成绩评定 1.考核方式: 考试( √ ); 考查( ) 2.成绩评定: 计分制: 百分制(√ );五级分制( );两级分制( ) 成绩构成:总成绩=平时考核(10)%+实验(20)%+中期考试(20)%+期末考试(50)% 五、教材与参考书目: 1.建议使用教材 [1]贾辉. 土木工程测量[M].第四版.同济大学出版社,2015 [2]过静珺,饶云刚.土木工程测量[M].第四版.武汉: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,2011. 2.主要参考书 [1]覃辉,曹凯滨. 土木工程测量[M].第二版.上海:同济大学出版社,2006. [2]陈久强,刘文生.土木工程测量[M].第二版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2. [3]覃辉等四人. 土木工程测量[M].第三版.上海:同济大学出版社,2008. [4]文孔越,高德慈.土木工程测量[M].北京: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,2005. 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合并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 《土木工程测量》 一、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: 二、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: 三、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: 四、教学方式(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): 五、教材与参考书目: 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合并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 《土木工程测量》 一、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: 二、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: 三、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: 四、教学方式(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): 五、教材与参考书目:

课程通知 >>更多
  • 同学们已添加好 2018-03-10
最新动态
  • 魏宏源发布了新的作业第一章
  • 夜观天象发布了新的话题实验项目
  • 夜观天象发布了新的话题答案也给大家只是参考
  • 夜观天象发布了新的话题第一章知识点
  • 夜观天象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同学们已添加好